查看原文
其他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81-90)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1-10)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11-20)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21-30)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人物故事(31-40)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41-50)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51-60)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61-70)

81、东施效颦(东施)

 

[释义]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辨形] 颦;不能写作“频”。

[近义] 邯郸学步照猫画虎亦步亦趋优孟衣冠生搬硬套

[反义] 择善而从自我作古独辟蹊径标新立异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不从主观实际出发;像~那样;胡乱模仿;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成语故事]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难受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美丽。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长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住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82、老骥伏枥(曹操)lǎo jì fú lì

 

[释义] 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

[语出]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正音] 骥;不能读作“jí”;枥;不能读作“lí”。

[辨形] 枥;不能写作“历”。

[近义] 老当益壮壮志凌云

[反义] 老气横秋老态龙钟

[用法] 含褒义。多用于形容怀有雄心壮志的老年人。常跟“志在千里”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他晚年仍在科研工作上努力钻研;真是“~;志在千里"!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后军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这年七月,曹操胸怀统一北方之志,统领大军出卢龙寨,日夜抄道疾进,远征乌桓。大军一到柳城,即大败乌桓骑兵,杀死了单于蹋顿。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从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孙康处。曹操手下的大将知道了这件事后,劝曹操乘胜出击,拿下平州,剿灭袁氏兄弟。曹操深知公孙康与二袁不和,如果急着去进攻平州,那么他们肯定会合伙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时间,他们一定会自相残杀。于是不顾众大将的建议,下令收兵。没几天,公孙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头颅送了过来。这样曹操北征乌桓、统一北方的大业算是完成了。中秋刚过,曹操便令班师回朝。大军经过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走出了满目荒凉的柳城,来到了河北昌黎。这里东临碣石,西邻沧海。曹操屹立山巅,眺望大海。这时夕阳西下,碧海金光;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近处的海浪又滚滚向前。眼见如此壮丽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诗兴大发,他想:北方的袁绍、蹋顿虽然已讨平,南方的孙权、刘表却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实现。这时的曹操已是五十三岁的人了,但历史的重任肩负在身,统一祖国大业的使命仍在召唤着他。想着想着他激情难耐,豪情又起,大踏步跨至案前,挥笔写下:《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滕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

 

83、有勇无谋(吕布)

 

[释义] 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只有胆量;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凭勇气猛冲猛打;而没有周密考虑。

[语出] 唐?陆贽《论西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正音] 谋;不能读作“mé”。

[辨形] 谋;不能写作“某”。

[反义] 有勇有谋大智大勇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凡事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不能学猛张飞~啊。

总体来说,吕布无谋,不是说战略上的奇谋,而是政治上的权谋。从历史可以看出吕布一直在被人利用,无论是董卓,王允,张杨,刘备,袁术,张邈还是陈宫。他们都在利用吕布,而吕布偏偏还都被利用了,从这点看,确实无谋。虽然高官厚禄,美艳绝色,青史留名。这三样东西可以诱惑一切男人(除非出家的高僧)。。。


从战略上吕布统帅领兵失败的两场,战李郭和战曹操,可谓先逢毒士贾诩,后遇鬼才郭嘉。输的不冤枉,即使如此,吕布为统帅领兵的所有战役初期的正面战斗吕布都以少战多获得优势。

所以,吕布从一个武将的角度出发,他有足够的统帅能力和谋略决断的能力。但是从一路诸侯的角度出发,吕布对政治的不敏感和天真的态度,使其表现出了无谋。



 

84、阮囊羞涩(阮孚)

 

[释义] 阮孚的囊内只存一钱“看守”;为的是免得羞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

[语出]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阮囊羞涩;行止两难。”

[正音] 阮;不能读作“yuán”。

[辨形] 羞;不能写作“差”。

[近义] 囊空如洗室如悬罄

[反义] 腰缠万贯堆金积玉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1)小林约我一起去春游;我因~;只能借故谢绝。

(2)我早答应给酷爱音乐的女儿买一架钢琴;因~;至今未能遂愿。

元 阴时夫 《韵府群玉?七阳》“一钱囊”:“﹝ 晋﹞阮孚持一皂囊,游 会稽 ,客问:‘囊中何物?’ 阮曰:‘但有一钱看囊,空恐羞涩。’”后因以“阮囊羞涩”为手头拮据,身无钱财之典。清王韬《淞滨琐话?金玉蟾》:“两月餘,阮囊羞涩,垂橐兴嗟。” 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第三场:“[侯朝宗]:‘秀才点状元,那有不愿意的道理!只是我阮囊羞涩,难以为情。’”亦省作“ 阮囊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刘子仪膏药》:“年餘,母金耗尽,依旧 阮 囊。” 柯灵《香雪海?小浪花》:“也时而掏掏羞涩的阮囊,向他买一两粒糖吃。”

 

85、枕戈待旦(刘琨)

 

[释义]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语出]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正音] 戈;不能读作“ɡě”。[辨形] 枕;不能写作“忱”或“沈”;待;不能写作“侍”。

[反义] 醉生梦死高枕无忧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连动式。

[辨析] ~和“严阵以待”都有“警惕性高;等待敌人”的意思。但“严阵以待”偏重在做好了充分准备;以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偏重在杀敌心切;指睡觉时仍不放松戒备;等待着杀敌。

[例句] 这支英雄舰队;~;日夜守卫在东海前哨。

[成语故事]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86、奇货可居(吕不韦)

 

[释义]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语出] 《史记?吕不韦列传》:“子楚……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正音] 奇;不能读作“jī”。[辨形] 货;不能写作“贷”。

[近义] 囤积居奇 [反义] 宝货难售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认为”、“当作”一类动词的宾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辨析] ~和“囤积居奇”;都可以表示“囤积储存;等待高价出售”的意思。不同在于:~强调“奇货”;即“囤积”珍奇的货物;“囤积居奇”强调“居奇”;即囤积起来;待时出售;牟取暴利。

[例句] (1)你不要以为自己有了点资本;~;小心栽跟头。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枉友》:“市上荞价廉;此~。"

[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到赵国的京城邯郸做生意。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路上他发现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有人告诉他说:“这个年轻人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名叫异人,正在赵国当人质。”

  当时,秦赵两国经常交战,赵国有意降低异人的生活标准,弄得他非常贫苦,甚至天冷时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吕不韦知道这个情况,立刻想到,在异人的身上投资会换来难以计算的利润。他不禁自言自语说:“此奇货可居也。”意思是把异人当作珍奇的物品贮藏起来,等候机会,卖个大价钱。

  吕不韦回到寓所,问他父亲:“种地能获多少利?”

  他父亲回答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贩运珠宝呢?”

  他父亲又答说:“百倍。”

  吕不韦接着问:“那么把一个失意的人扶植成国君,掌管天下钱财,会获利多少呢?”

  他父亲吃惊地摇摇头,说:“那可没办法计算了。”

  吕不韦听了他父亲的话,决定做这笔大生意。他首先拿出一大笔钱,买通监视异人的赵国官员,结识了异人。他对异人说:“我想办法,让秦国把你赎回去,然后立为太子,那么,你就是未来的秦国国君。你意下如何?”

  异人又惊又喜地说:“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报答你。”

  吕不韦立即到秦国,用重金贿赂安国君左右的亲信,把异人赎回秦国。

  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但他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吕不韦给华阳夫人送去大量奇珍异宝,让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嗣子。

  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史称孝文王,立异人为太子。孝文王在位不久即死去,太子异人即位为王,即庄襄王。  庄襄王非常感激吕不韦拥立之恩,拜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并把河南洛阳一代的十二个县作为封地,以十万户的租税作为俸禄。庄襄王死后,太子政即位,即秦始皇,称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权倾天下。

 

 

87、拔山盖世(项羽)

 

[释义]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语出] 明?张岱《募造无主祠堂疏》:“千古英豪;后裔沦没;非越郡孤魂一祭;则拔山盖世之雄;几乎其为苦敖之鬼矣。”

[正音] 拔;不能读作“bō”。

[辨形] 拔;不能写作“拨”。

[近义] 拔山扛鼎

[反义] 手无缚鸡之力

[用法] 形容勇猛无比。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楚霸王项羽虽有~之勇;由于刚愎自用;只落得个兵败自刎的下场。

谓勇猛无敌于天下。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騅不逝。” 清戴名世《范增论》:“当此之时,项籍以叱咤喑哑之资,拔山盖世之气,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顾计不出此,拔山盖世之气概,不施之于犬羊,而施之于同胞。” 郭沫若 《豕蹄?楚霸王自杀》:“ 项王就是因成功的暴速,他自己生了一个幻觉,他自己以为是他一个人的拔山盖世的力气,把 秦 人歼灭了的。”

 

88、侧目而视(苏秦)

 

[释义] 侧目:斜着眼睛;视:看。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语出]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 侧;不能写作“测”。

[近义] 望而生畏望而却步怒目而视

[反义] 目不斜视

[用法] 含贬义。含有轻蔑意味。形容愤怒、不满或畏惧。一般作谓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和“怒目而视”;都有“愤怒或不满地看人”的意思。但“怒目而视”的语义里;在较多场合偏重在“愤怒”;~在较多场合偏重在“不满”;并含有畏惧之意。

[例句] 他看到群众对他都~;也就一声不响了。

战国时代,苏秦到秦国游说,劝秦惠王实行连横的策略。苏秦的意见没被秦王采纳,做不了官,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洛阳老家。当他走进家门的时候,家里的人都瞧不起他。妻子坐在织布机上不理睬他。嫂嫂不给他做饭,就连他的父母也不愿同他讲话。

  过了一年,苏秦又到赵国去见赵王,献合纵之策。苏秦主张赵国联合齐、楚、燕、韩、魏等国共同对付日益强大的秦国。赵王认为他这个策略很好,便封他为武安君,拜他做相国。

  苏秦做了大官之后,路过洛阳,他父母得到消息,到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去迎接他。他的妻子吓得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斜着眼看苏秦,侧着耳朵听苏秦讲话,不敢正视苏秦。他的嫂嫂则跪拜在地,十分谦恭地迎接苏秦。苏秦见嫂嫂这样谦恭,就笑着说:“嫂嫂为什么以前那样怠慢我,今天却对我如此恭敬呢?”

 

89、庖丁解牛 (庖丁)

 

[释义]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语出]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正音] 庖;不能读作“pāo”或“bāo”。[辨形] 庖;不能写作“疱”。

[近义] 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用法] 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一般作宾语、定语。[结构] 主谓式。

[例句] 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游刃有余。

[成语故事]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意念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意念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9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邦)

 

[释义]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语出]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近义] 项庄舞剑

[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

[例句] 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见,酒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 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项羽部下的武将。沛公:刘邦)。后用来比喻言行表现与真实企图不一致,别立名目暗藏或暗示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殷勤的表面后面隐藏着杀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